丹山首页 |红色之旅 | 丹山简介 | 丹山文化大院 | 丹山和谐家园 | 丹山欢迎您 |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
二十一世纪的丹山 二十世纪八、九十年代的丹山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丹山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丹山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丹山 解放前的丹山
站点公告

    丹山,明朝嘉靖年间(一五二二年—一五六七年)立村聚户,相传由二郎神担山而得名,面积二点六七平方公里,一千三百三十八户,三千七百一十三人,有二十余姓氏。
    社区党总支、居民委员会凝聚了居民的智慧和力量,为美丽、富饶、文明的丹山励精图治,奋力进取,广造福祉。社区面貌焕然一新,居民安居乐业。
    和谐丹山,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农、工、商、学、家业繁荣兴旺。丹山人子孙繁衍,爱党、爱国、爱民、爱社,浩气长存。

亲身体验战斗实战、红色之旅 追寻革命前辈足迹、重走解放青岛最后一道防线
丹山简介二十世纪八十、九十年代


   1978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。丹山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、方针、政策指引下,1980年进行体制改革,同年7月夏庄公社改为夏庄镇,丹山生产大队恢复为丹山村并建立了村民委员会。王本珂任村党支部书记,招作君任村民委员会主任。丹山村于1981年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,分田到户后以抓经济建设为中心,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。丹山人以政策为导向“八仙过海、各显其能”,从事针织品加工为主体,涌现出众多以家庭为单位的针织厂、织布厂和针织服装加工作坊500余户,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针织专业村。同时发展个体营销商店20余家,交通运输业100余户,养殖种植专业户蓬勃发展,使村民的经济收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,人民生活由70年代的温饱,走上了家有余粮,户有存款的新时代。
   1987年4月,招作荣任村党支部书记。1988年4月,招作君任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民委员会主任。1990年7月,招京顺任村民委员会主任。1992年,宁友讪任村党支部书记。1994年11月,丹山村党支部委员会改为丹山村党总支部委员会,宁友讪任村党总支部书记。1995年11月,招京顺任村党总支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,1999年4月,招吉惠任村民委员会主任。
   在党的以“经济建设为中心,坚持改革开放、聚精会神搞建设、一心一意谋发展”的方针政策指引下,丹山村改善了招商引资的环境,硬化了富昌路,采取增加电容量,增设电话基站和有线电视入户等措施,先后建起了建筑机械厂、地板厂、铆焊安装厂、海关监管仓库、迈可达运动用品有限公司、私立逸文学校和世华外语学校等企事业,并为村民安装了卫生安全的自来水。
   根据江泽民总书记“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”讲话精神,丹山着重教育基地建设,于1997年秋,村两委集中财力,将丹山小学旧校舍改建成综合性教学楼,并逐年添加现代化教学设施,使丹山小学达到省市级规范化学校。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,丹山人陈昌本捐款捐物,亲笔为丹山学校题词为“千秋伟业”。

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点击放大
您的链接 您的链接 您的链接 您的链接 您的链接 您的链接 您的链接 您的链接